80%的视频教学原文,加20%的案例图解!以文为主,次图为辅。并非一张图,几句话的知识点荟萃。由多位师兄弟共同参与,对于难懂的知识点再讲解,拥有极高的编辑水准。达到“完全脱离视频,只需书籍阅读”即可精炼整套交易体系。特别提醒;以下内容篇幅介绍有限,或有删减,正版建议参考;摩尔缠论实体书(完整版)。
基础课和高级课的学习目的不同,“道不同,果自然不同”,基础课侧重铺垫,无法深入展开,否则三个月的课程根本讲不完。为了让大家能正确吸收这个知识点,我对基础课程的设计做了一些调整,所以大家可能会觉得之前学的知识点有很大变化,但如果真正理解透彻就会发现,核心本质是一致的。
这就好比小学时我们学1+1=2,上大学学微积分后,会对“1+1”有更复杂的认知;小学时我们知道“零”的概念,大学学微积分后才明白,所谓的“零”本质是无穷小,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“零”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课程让你感觉之前的知识点被“颠覆”了,那恰恰说明这堂课你学对了。
展开剩余84%线段的延伸是很多问题的核心,画中枢、找走势动态等问题,本质上都是线段的问题。我们重点讲解的是非同级别分解角度之下的线段延伸问题,包括它的延伸状态、目的以及处理技巧,这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。在讲这个核心内容之前,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非同级别分解。
很多同学对“非同级别分解”的概念感到困惑,有人说它是线段加中枢的组合分解,其实并非如此。非同级别分解的本质非常简单,核心就是本级别中枢。也就是说,非同级别分解的所有目的,都是为了找到本级别中枢。找到本级别中枢,我们才能找准当下的走势,但“找准走势”只是它的应用,而非本质。非同级别分解的本质,是将所有线段组合起来,通过分解去构建中枢。
如果走势中本身不含本级别中枢,不需要寻找中枢,那么就不存在“线段延伸”的问题。这种情况下,线段直接从头画到尾即可。比如有些个股的走势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本级别中枢(由次级别三段形成的中枢为本级别中枢),就是一路直线拉升或下跌,这种走势根本不需要考虑线段延伸,直接从头画到尾就行。等后续学习了级别的概念、走势级别的统一性以及线段分类后,大家会发现三段和一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。
在实际交易中,我们不可能对3000多只股票逐一画线分析,效率太低。真正的交易高手,不用动手画线,就能预判个股的走势和三买卖点的位置,这是第二阶段我们要学习的内容。只有达到这种程度,才能精准选股,明确哪些股票适合做一段行情,哪些适合做三段行情。
不过,学习非同级别分解会遇到一个知识障碍——九段无法解决中枢的升级问题。之前大家接触的“九段升级”理论,其实存在局限性。九段一定意味着中枢升级吗?如果这九段不是标准的九段,那七段、八段会不会升级?十二段、十三段才升级的情况也可能存在。这个问题在基础课中无法解决,但在高级课中必须攻克,否则我们无法找到合理、标准的走势。
如上图所示,当34不形成线段,但是到了5位置,三5可成线段。这时候仍然是延伸处理,但是当位置5之后回到了重叠区域,也就是位置2的内部,那么这时候三5需要画成一条线段,这时候是不是能延伸的。
解决了这个前提,我们再回到核心内容——线段的全新延伸。所有的线段延伸问题,都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:同级别分解角度和非同级别分解角度。所谓的“特殊延伸”,本质上是操作系统角度下的走势延伸,属于三买卖点交易模式的范畴,而我们聚焦的是辅助选股的走势系统,所以只需要关注前两种角度,不存在第三种延伸方式。
那什么时候需要考虑非同级别角度下的延伸呢?答案是:当走势开始构筑中枢的前三段时。在此之前,如果走势没有形成本级别中枢,线段就直接从头拉到尾,无需考虑延伸,这是级别的统一性原则,不能违背。
之前在基础课中,我提到“中枢是动态的,可以被消亡”,这其实是为了让大家先接受中枢的基本概念而做的简化。实际情况是:构筑中枢的前三段不延伸,三段之后该怎么延伸就怎么延伸。很多同学在基础课中对线段延伸感到困惑,就是因为没有区分这两个阶段,也没有解决九段升级的核心矛盾。
如上图,位置三为三卖,可以买跌。但是,位置X三又触及,或者没有回到中枢,又是一个三卖,视为新三卖,还可以继续买跌。在做交易时,要养成没有涨跌,只有结构。新三卖还可以结合大级别,只要没有回到重叠区域,它就是三类买卖点。
假设一段上涨行情中,某段虚线不符合线段的标准定义(比如没有中枢、不符合顶部3K组合条件或13K定义),随后行情拐头下跌形成头部,进而开始构筑中枢。此时,为了找到中枢,我们需要进行非同级别分解,将相关走势划分为线段来构建中枢。当中枢的前三段确定后,就“不要动它”——也就是说,这三段不再延伸,后续中枢内部的震荡线段,按照同级别分解的原则,该怎么延伸就怎么延伸。
为什么前三段确定后就不再延伸?因为中枢一旦形成,后续的内部震荡无论如何变化,都不会影响已经形成的中枢,除非出现三买点或三卖点终结这个中枢。如果没有终结信号,走势就会持续震荡,而这种震荡并非我们的交易目标,我们要找的是走势上涨或下跌的标志性信号(即三买卖点)。所以,中枢前三段是构建中枢的基础,必须固定,后续线段则遵循自然延伸原则即可。
这里要特别纠正一个误区:九段不一定会升级中枢。缠师在108课中提到的“九段升级”(比如30分钟中枢九段升级为日线级别中枢),本质是一种递归逻辑,但市场走势并非严格遵循数理递归。30分钟中枢由5分钟线段构成,可谁能保证这每一段5分钟级别都是标准统一的呢?级别不统一,递归关系就会失效,可能七段就升级,也可能十三段才升级。
市场的本质是人的情绪、恐慌与贪婪等非量化因素的集合,涨跌没有绝对的数理规律。中枢的核心本质是“价格重叠”,只要有价格重叠就是中枢,没有重叠就没有中枢。所以,我们无需纠结线段的段数,只要确定前三段构建的中枢即可,后续段数不影响中枢的本质,也无需作为升级的依据。
还要明确一点:走势系统和操作系统是两个独立的概念。比如在期货交易中,三卖点出现时我们做空,后续行情反弹但未回到中枢,又出现新的三卖点,此时我们会再次做空。从走势系统看,这可能是中枢内部的震荡;但从操作系统看,这就是明确的交易信号。两者的逻辑不同,不能混淆。走势系统是用来判断行情本质的,操作系统是用来执行交易的,前者是“道”,后者是“术”。
最后,我们做个小结:
1.若走势未构造中枢,线段从头拉到尾,无需考虑延伸。
2.若需进行非同级别分解(即构造中枢),中枢的前三段不延伸,三段之后的线段按同级别分解原则自然延伸。
3.所有交易、选股、走势判断的问题,最终都可归结为线段问题。第一阶段的核心就是把线段相关的知识点(静态、延伸、分解等)学扎实,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。
很多同学对均线、辅助工具等内容感到好奇,但目前最重要的是先掌握第一阶段的核心——线段。只有把第一阶段的知识点熔炼归一,到第二阶段学习时才会事半功倍。第二阶段知识点简单,学习周期短;第三阶段则是练习阶段,通过实战将知识内化为本能。
发布于:江西省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