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8日,法国政坛发生重大动荡,贝鲁内阁在国民议会的不信任投票中宣告垮台。消息传出后,全法200多个城市的街头瞬间沸腾,数以万计的民众自发涌向各地市政厅前广场,挥舞着三色旗高呼胜利的口号。然而这场政治胜利并未平息民众的怒火,组织者已宣布将在10日发动代号为封锁一切的全国性抗议活动,誓言要让整个法国陷入瘫痪。
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动荡,法国内政部长鲁诺·勒塔约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,宣布马克龙总统已授权调动包括宪兵特勤队在内的8万军警力量。这些全副武装的安全部队将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、马赛老港等战略要地布防,随时准备对示威活动实施强力镇压。内政部特别强调,将严惩任何试图封锁交通要道或公共设施的行为。
这场名为封锁一切的社会运动由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牵头,联合了法国总工会(CGT)、工人力量(FO)等八大工会组织,以及众多环保、女权等社会活动团体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继2018年黄马甲运动后法国面临的最大规模民众抗争。示威者核心诉求包括:废除马克龙推动的退休制度改革、恢复每周35小时工作制、实施物价冻结令,以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12项社会福利政策。
展开剩余73%分析人士指出,从黄马甲到封锁一切,法国持续的社会动荡根源在于政府政策的严重失衡。马克龙政府近年来在应对俄乌冲突、能源危机等国际事务时,采取的政策严重损害了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。以巴黎政治学院的民调显示,政府支持率已跌至28%的历史低点。
在经济层面,后疫情时代的法国面临严峻挑战。政府为控制财政赤字,相继推出削减公共医疗补贴(平均减少23%)、延长法定退休年龄至64岁、取消部分行业带薪假期等紧缩政策。这些措施直接导致普通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12%,引发中产阶级的强烈反弹。里昂信贷银行分析师指出,法国第二季度GDP增速已放缓至0.2%,失业率攀升至7.8%,经济衰退风险显著加剧。
在对外政策上,法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引发国内争议。据统计,法国已向乌方交付18门凯撒自行榴弹炮、50套响尾蛇防空系统,并协助建立3条弹药生产线。更令民众不满的是,财政部披露的援助金额已达117亿欧元,相当于每个法国纳税人承担约180欧元。这种对外慷慨、对内紧缩的鲜明对比,成为点燃民愤的关键导火索。
能源危机更是雪上加霜。自俄乌冲突爆发后,法国天然气价格暴涨876%,电价上涨320%。虽然政府提供了45亿欧元的能源补贴,但普通家庭能源支出仍占收入比重的18%。更讽刺的是,欧盟被迫以高于市场价40%的价格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,这笔政治溢价最终都转嫁给了消费者。
拥有1789年大革命基因的法国人再次走上街头。历史学者指出,当前局势与1968年五月风暴颇有相似之处。马克龙面临的挑战空前严峻:对外要在美俄博弈中维护欧盟自主性,对内要平衡财政与民生。政治观察家认为,当务之急是组建具有改革意识的新内阁,同时推出包括提高最低工资(建议调至1600欧元)、恢复财富税等安抚政策。
爱丽舍宫消息人士透露,总统府正在评估两种方案:温和派主张与工会谈判达成社会公约,强硬派则建议援引宪法第16条实施紧急状态。但专家警告,若处理不当,法国可能面临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风险。在这个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,马克龙的每个决策都将载入史册。法兰西的未来走向,正系于这场政府与民意的终极博弈之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